甲状腺髓样癌(MTC)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,表现出高度的侵袭性和不理想的预后。与常见的乳头状甲状腺癌(PTC)相比,MTC的转移率显著增加,并且对传统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较低,这使得其治疗面临重大挑战。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,这导致其10年生存率仅约为40%。目前,针对MTC的治疗方法选择有限,尽管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s)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,但对总体生存期的改善效果仍不明确,且伴随高不良反应率和耐药性问题。因此,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对提高MT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。
2024年7月19日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肖海鹏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,题为“Theneurotransmittercalcitoningene-relatedpeptideshapesanimmunosuppressivemicroenvironmentinmedullarythyroidcancer”。该研究揭示了MTC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及其关键调节因子——降钙素基因相关肽(CGRP)。这一发现不仅为MTC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靶点,还为神经免疫学领域带来了重要突破。研究团队应用单细胞RNA测序(scRNA-seq)技术,对MTC与PTC患者的肿瘤组织、邻近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(PBMC)进行了深度分析。通过这一先进技术,研究揭示了MTC独特的免疫微环境特征:MTC表现为免疫“冷”肿瘤,其免疫细胞浸润程度显著低于PTC。
研究进一步通过细胞间通讯分析和多重荧光免疫组化(mIHC)实验表明,MTC中高表达的CGRP通过其受体CALCRL与树突状细胞(DCs)相互作用,激活cAMP信号通路,抑制DCs的成熟及抗原呈递功能,进而损害肿瘤浸润T细胞的活性。此外,研究还发现高CGRP表达与MTC患者较差的无病生存期(DFS)相关,暗示CGRP在MTC的免疫抑制中起着关键作用,且可能作为潜在的预后标志物。这些发现为MT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,通过靶向CGRP受体以恢复免疫细胞功能,从而改善患者预后。
Z6·尊龙凯时将致力于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,并努力为MTC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。探索创新的治疗靶点,提升患者的整体生存率,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。